重振产业雄风再创城市辉煌
企业家朋友们、同志们:
大家新年好!
在这里给大家拜个晚年,祝大家虎年虎虎生风、一往无前,发展如虎添翼、无往不胜!
今年我们把全市产业发展大会定为新春“第一会”,主要目的是,全面落实“532”发展战略,坚持制造立市、产业强市、质量兴市,加快打造长三角产业中轴,奋力建设国际化智造名城。刚才,我们隆重表彰了一批获得国家级、省级等荣誉的单位、个人以及2021年度“星级企业”。2021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冲击和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交织影响下,全市仍有超三分之二的星级企业保持税收增长,377家星级企业贡献税收468.46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量的45%,比上一年增收25.9亿元,发展定盘星、压舱石、顶梁柱作用充分体现;工业经济稳中向好、稳中有进,219家工业星级企业入库税收255亿元,占星级企业总税收的54.4%,增收21.4亿元,贡献了星级企业税收增量的82.6%,发展质效不断提升;时代新能源、恒立液压入库税收首次超10亿元,理想汽车首次上榜就成为工业五星企业,贡献税收超3亿元,万帮数字、天合光能等新兴产业龙头企业发展势头迅猛,星宇车灯、新誉集团、小牛电动等一批领军企业继续保持领先,2家民企入围“中国企业500强”、7家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12家入围“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10家企业在国内外成功上市,获得首个光伏领域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新旧动能加速转换,转型升级成效正在显现。在此,我代表市四套班子,向受到表彰的企业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刚刚过去的2021年极不平凡,“十四五”开局起步,百年大党风华正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党的创新理论导航指向,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丰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千年梦想照进现实,今天的中国日新月异、气象万千。这一年,我们有勇立潮头、成色十足的亮丽成绩。面对前所未有的经济下行压力和错综复杂的宏观形势,我们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列全省第一方阵。地区生产总值达8807.6亿元,增长9.1%,增速苏南第2,是全省唯一连续五年增速位列第一方阵的设区市,按照目前的增长势头,2023年我们将昂首阔步迈入“万亿俱乐部”,万亿GDP城市未来可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88.1亿元,增长11.6%,增速苏南第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6%,增幅全省第4、苏南第2。大家在平凡日子里默默奉献、在使命召唤下再攀高峰,共同成就了一个日夜兼程、砥砺奋进的常州。这一年,我们有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的创新实践。坚持科学识势、系统谋势、扎实蓄势、全面起势、合力成势,紧扣“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大力实施“532”发展战略,集中力量谋划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事项,统筹推进“两湖”创新区发展、老城厢复兴和高铁新城建设,中以常州创新园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中以合作的标志性项目,“强富美高”新常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徐徐展开。广大干部群众向心力、战斗力、执行力空前激发,我们用实干的汗水,向世人展示出一个蓄势待发、厚积薄发的常州。这一年,我们共同见证了城市的真情大爱。当疫情袭来,全市上下闻令而动、众志成城、不辞辛劳、日夜奋战,广大企业家扛起社会责任,坚决高效、干净彻底打赢了疫情防控歼灭战,交出了一份彰显常州速度、体现常州力量、展示常州温度的高分答卷。2021很难,2021也很暖,我们捧出爱心,也被爱意包裹,我们守护家园,也被同胞守护,万家灯火照亮了一个守望相助、有情有义的常州。事非经过不知难,最是奋斗动人心!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是全市上下团结拼搏的结果,也与在座各位企业家的担当作为密不可分。在此,向过去一年为常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广大企业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奋战在发展一线的全体党员和干部群众致以崇高的敬意!
企业家朋友们、同志们!
当前,常州正处在乘势而上、赢得新一轮发展机遇的关键期。站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展望未来,常州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来打破天花板、奋进新征程?如果把一座城市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实体经济就是深埋地下的根,根深才会叶茂。制造业是我们这座城市的最亮特色、最大优势、最强竞争力,必须倍加珍惜新一轮最好的“时”与“势”,扬帆启航、实干作桨、奋楫争先,重振产业雄风,再创城市辉煌。
产业为这座城市带来了无数荣光和骄傲。一百多年前,刘国钧等民族工业先驱,在常州兴办工厂、开展“机器革命”,实业报国,常州成为近代中国民族工商业重要发祥地。改革开放之初,常州“小桌子上唱大戏”,构建了以“九条龙”为特色的工业体系,“第一个崛起”为“工业明星城市”,创造了“中小城市学常州”的辉煌。时至今日,实体经济依然是常州鲜明的城市烙印,中国工业大奖、工业强基工程项目、制造业单项冠军数量均列全国地级市第一,中国天眼、嫦娥奔月、天宫空间站等“国之重器”都有常州贡献。可以说,正是因为制造业的发展,因为广大企业和企业家的贡献,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从根本上奠定了常州经济大市的地位。没有制造业,就没有常州今天的发展局面。
产业为这座城市提供了强劲支撑和动力。常州工业门类全、底蕴深、集群强、韧性好,拥有同类城市中最完备的产业体系,国家工业41个大类中常州有33个,207个中类有189个,666个小类有598个,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和汽车核心零部件、新材料等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速壮大,智能制造装备、新型碳材料产业集群进入“国家队”,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八大高成长性产业链拔节起势,特别是碳纤维、动力电池、光伏等一批产业集群抓住风口乘风而起、踏浪前行,动力电池产值国内第一,占全国份额的1/3、全省的2/3,全市工业规模总量超过1.68万亿元。广大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为城市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65%的GDP、75%的投资、77%的税收和绝大部分就业,是常州高质量发展当之无愧的骨干力量,是推动常州凤凰涅槃、加速崛起的坚实基座。
产业为这座城市注入了鲜明基因和气质。随着产业的蓬勃发展,大批优秀人才从四面八方汇聚龙城,常州的企业家队伍眼界宽、敢开拓、有情怀,人才队伍善创新、会创业、勇拼搏,产业工人队伍肯钻研、懂技术、能吃苦,涵养了厚重的产业氛围和工商文化。可以说,常州制造,锻造了常州这座城市独特气质和魅力,那就是“勇争一流、耻为二手”的常州精神,是守正出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不骛虚声、低调务实的实干精神。
产业也必将承载这座城市的美好未来和梦想。铭记历史来路,才能锚定未来出路,过去常州凭实业崛起、靠产业突围,也必须依靠产业走向未来。当前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这三重压力在制造业领域表现尤为明显。把目光放远,这些矛盾、挑战现阶段看是问题,但从本质上看、长远看,是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制造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结果,表明制造业正处在向高一级阶段艰难演进的过程中。这是一场困难与转型的赛跑,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城市之间的竞争必将重归产业主赛道,谁能率先突破“极点”的阵痛,谁就能赢得未来。放眼周边,随着常泰长江大桥、常泰铁路的建成,常州“一点居中、两带联动、十字交叉、米字交汇、左右逢源”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优质要素将加速流入、资源配置将更加便捷,新一轮发展最好的“时与势”聚于常州。面对前所未有的产业振兴之势、能级跃升之势、区位质变之势、政通人和之势,距离“万亿GDP之城”仅一步之遥的常州,惟有重振产业雄风,以冲刺姿态跨越万亿台阶,跑好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再创一个热血沸腾的激情年代。
重振产业雄风,常州有凌云壮志,更有实打实的政策支持。会前,市委、市政府深入研究制定了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30条重磅政策,精心绘制了国际化智造名城的发展蓝图。“十四五”期间,全市每年将安排100亿元政策性资金,五年带动8000亿元以上社会资本投入产业发展,到2025年,全市工业规模总量超过2.5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定在43%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0%。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
一要抢占集群发展“主攻点”。深耕实体经济,坚持“链式”发展,推动地标产业强链、新兴产业拓链、未来产业建链,打造高端高质高新的硬核产业集群。要打造特色地标产业。地标代表的是一种产业高度、一种强大竞争力,表现为产业的区域标志性、行业标杆性。要加快提升产业集聚发展水平,在打造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基础上,崛起一批领跑全国乃至全球的产业标杆。到2025年,培育3个以上规模超3000亿元的产业集群,高端装备集群突破6000亿元、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集群突破4000亿元、新能源和新材料集群分别突破1500亿元。要加速壮大新兴产业。当下新业态风起云涌,新模式层出不穷,惟有察势驭势,加强战略布局,才能打开发展空间。要聚焦集成电路、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空天信息等八大高成长性产业链,鼓励技术自主和模式创新,争创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到2025年,八大产业链总规模超6500亿元。要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更加注重研究把握科技变革趋势、产业发展规律和赛道成长逻辑,在人工智能、细胞治疗、超材料、无人驾驶、元宇宙等前沿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在全球创新网络中占据有利位势,用未来产业赢得城市未来。要加快建设企业矩阵。产业集群是企业的“生命共同体”。要加快做强龙头企业,设立总规模超50亿元的市场化并购基金,支持龙头企业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实施兼并重组,形成一批贡献份额大、带动力强的领军企业,力争到2025年实现本土企业“世界500强”零的突破。以全国一流的政策力度引领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打造一批专注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优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市场占有率高的“单项冠军”,今年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0家,到2025年超350家,其中国家级100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50家。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今年全市高企数量达3400家左右,到2025年实现倍增。深入实施上市企业倍增计划和上市后备企业“双百”行动,加速锻造一支竞争力强、知名度高的上市企业“联合舰队”,今年新增上市企业16家,资本市场“常州板块”市值突破万亿元,到2025年上市企业超过150家。
二要激活科技创新“主动能”。产业迈向中高端,没有创新的支撑是不可能实现的。我市企业和产品总体处于国际分工和产业链中低端,关键还是科技创新不够、创新能力不强、科技供给不足。要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让科技之光闪耀智造之城。要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全力建设“两湖”创新区、中以常州创新园、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等高端创新载体平台。聚焦优势及前沿领域,培育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在智能装备、动力电池、石墨烯、碳纤维、太阳能光伏等领域争创国家级创新中心。滚动编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清单,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新型研发机构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协同突破“卡脖子”难题,在重要科技领域下好“先手棋”,在前沿交叉领域勇闯“无人区”。要建强人才链支撑创新链。深化产才融合,围绕“高精尖缺”和“卡脖子”领域,“一事一议”“一人一策”引进全球顶尖战略科学家,最高重奖1亿元,今年要实现常驻院士零的突破,引进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30个以上。实施“青春留常”计划和青年人才居住生活“双资助”政策,加快建设长三角青年创新创业港,涵养高校引人育人“蓄水池”,全年新建改建人才公寓3万套以上,新增各类人才11万人,全力打造全国青年创新创业最向往城市,让天下英才在常州遇见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建设产业强市,产业工人队伍至关重要。要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向纵深发展,深化国家产教融合试点,擦亮“职教名城”金字招牌,培育更多掌握绝技绝活、擅长技术工艺的高水平“龙城工匠”,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全年新增高技能人才1.3万人以上,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继续领跑全省。要壮大资金链浇灌创新链。精心打造龙城金谷,到2025年集聚1000家机构,投资100家上市公司。充分发挥100亿元科创母基金、60亿元天使母基金作用,构筑覆盖科创企业生命全周期、成果转化全过程、产业发展全链条的科技金融体系,用“金融活水”激扬创新创业。
三要把准智改数转“主方向”。去年底,省政府印发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省财政每年安排12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工业企业智改数转,吹响了加速产业数字化的号角。工业和能源互联网的基础性、基因性作用,正在推动传统制造模式“格式化”改造、颠覆性变革,我们要顺势而为、厚植优势,以数字赋能提升常州智造核心竞争力。要强基础。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新型算力供给,打造产业大脑,支持企业建设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和数字运营中心,到2025年建成5G站点2.5万个,市域基本实现5G网络全覆盖,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节点服务全国企业超过6000家。要强服务。综合运用免费诊断、投入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掀起企业智改数转浪潮,到2025年规上工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转型。依托制造业领军企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培育双跨、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企业加快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核心业务向云平台迁移。加快培育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鼓励技术领先的企业走出厂门、输出方案、制定标准,构建数字驱动的工业新生态。要强示范。推动“5G+工业互联网”场景应用,打造标杆示范,到2025年建成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4家、省级智能工厂40家、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30家、省级5G全连接工厂2家,让更多企业看得见成效、找得到路径,真正“敢转”“愿转”“会转”,每年新增上云企业3000家以上,其中省星级上云企业200家,携手跑进智能制造新时代。
四要强化重大项目“主抓手”。近年来,我市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碳纤维等产业异军突起、领先领跑,关键在于我们坚持“项目为王”的理念,持续用力、攻坚突破。要继续坚持重大项目招引推进不动摇,始终保持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强劲态势。要发起项目招引新攻势。把握当前特大城市产业外溢、未来产业加速布局、外资企业产能扩张的窗口期、机遇期,加强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加快引进一批旗舰型、龙头型、基地型项目,全年招引100亿元或10亿美元项目4个以上。加快布局一批强链、补链、延链的产业化项目,引育一批增长潜力大的科创项目,落地一批“小而优”“小而美”“小而强”的优质项目。要拉开项目建设大阵势。压紧压实“日常跟踪、月度巡查、季度督查”工作机制,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切实化解项目建设中的困难障碍,实现重大项目开工率、竣工率和达产率有新提升。把政府性投资项目作为重要牵引,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五年完成投资2100亿元以上,达到“十三五”期间投入近6倍,畅通城市发展“大通道”和“微循环”,打造长三角现代物流中心,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要营造项目服务强声势。开发园区是项目建设主阵地,党政“一把手”绝大部分时间精力要用于谋划项目、招引项目、推动项目。健全全市统筹招商工作机制,保障内部竞争有序、外部竞争有力。建立要素跟着项目走的新机制,每年供应1.3万亩建设用地用于工业项目,土地、能耗、资金等要素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改造升级项目倾斜,让每个板块在“赛马场”上龙腾虎跃、各展所长。
五要打造质量品牌“主力军”。常州的产业特质与德国相似,我们对标德国、学习德国,其中重要一条,就是学习德国的工匠精神,使常州质量向德国质量看齐、与德国质量媲美。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提高质量追求。开展工业产品质量提升行动,支持企业依托中欧(常州)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园等,加强产品鉴定、质量认证、检验检测,让常州制造成为高品质的代名词。发挥质量奖获奖企业引领作用和政策激励作用,推广复制先进经验,对新获评“中国质量奖”和“中国工业大奖”等各类奖项的予以重奖,打造质量标杆。要深化品牌建设,打造质量高峰。实施标准领航工程,鼓励行业领军企业主导或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订,培育领航标准产品,抢占行业发展的话语权。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引导企业把握老字号复兴、新国潮崛起机遇,历经“质量锻造”,收获“质量享受”,培育一批驰名商标、名牌产品。要传播质量精神,弘扬质量文化。制造之美,胜在品质、存于匠心、成于细节。要大力弘扬制造文化和工匠文化,将“要么不做、做就做得最好”的精神气质和“说到做到、恪守质量信誉”的精神品质融铸于产品,致广大而尽精微,以高品质制造推动“常州智造”扬帆远航。
六要唱响绿色安全“主题曲”。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我们更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毫不动摇、毫不放松地推进绿色低碳安全发展,确保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要加快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推进“双碳”战略,注重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治理转变,引导和倒逼“用能大户”“排放大户”加快技术改造,推动建设一批低碳园区、零碳工厂。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三年大灶”收官,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提升本质安全水平。要抢占绿色低碳产业新赛道。“双碳”赛道“坡长雪厚”,将带来万亿级的投资规模,新能源等产业蓄力爆发大有可为。常州在清洁能源的装备制造、电能输送、末端使用等各环节上产业基础雄厚,光伏、动力电池、储能、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迅猛,要继续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强化政策支持,确保始终引领潮流、走在前列。要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积极推广工业用地新模式,建立完善差别化激励机制,明确“以亩产论英雄、以质效配资源”导向,深度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坚决推动“危污乱散低”企业全面出清、全面转型,为发展腾出更多的环境容量、创造更好的环境质量。
企业家朋友们、同志们!
重振产业雄风,关键在企业、在企业家。回望来路,在常州迈向万亿GDP城市的风雨历程中,广大企业始终是最坚挺的脊梁、最坚实的依靠;在常州“工业立市、制造强市、质量兴市”的笃定坚守中,广大企业家初心不改、结伴同行,始终是最可信赖的“合伙人”。踏上新的征程,在这里和企业家分享几句话,与大家共勉。
向高而攀,大浪淘沙中要有勇争一流的豪情。发展如登山,冲顶越难,就越能收获美景。今天获奖的企业,中天钢铁、恒立液压、上上电缆等,几十年如一日,以恒心做恒业,始终保持创业初期的干事激情,把企业做大做强作为最高事业追求。我们的企业家要始终保持一颗“冠军的心”,敢与高的打擂台、与强的掰手腕、与快的拼速度,争做头部企业、航母企业、世界级企业,争当单项冠军、隐形冠军、行业冠军,形成“高原隆起”“高峰林立”的产业发展生动图景。对于这样的企业,市委、市政府从来不吝褒奖,今后还要给予重奖,凡是营业收入首次超1000亿、500亿、100亿的企业,最高可获1000万、500万、200万奖励。新入选“世界500强”“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制造业企业,分别给予最高3000万、1000万、500万、200万奖励。新认定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或单项冠军产品、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最高可获200万、100万奖励。在企业做大做强做精的道路上,党委政府始终为你们摇旗呐喊、加油助力。
迎新而进,瓶颈制约前要有创新突围的坚韧。对一个国家来说,创新是“发展的战略支撑”;对一个企业来说,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核心技术是求不到、买不来的。仰人鼻息、拾人牙慧,换不来同情,更换不到尊重,主动权必须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天合光能、常州大学、捷佳创协同创新、联合攻关,在太阳能关键技术及应用上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我国光伏制造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发展,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中简科技十年磨一剑,突破了国外在碳纤维材料的“卡脖子”环节。广大企业家在科技创新上要舍得投入,集中资源建好平台,求贤若渴引进人才,修炼更多独门绝技,以创新赋能发展、以创新制胜未来。去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创新政策20条,今年我们力度再加码,对新认定国家、省级企业研发平台,分别给予最高200万元、50万元奖励;对于新认定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承担国家核心技术攻关项目的,单个项目最高可获500万元补助;支持创新产品首购首试首用,对新认定的省级首台套最高给予1000万元奖励。创新是个长周期,投入了不一定就会立竿见影,需要经历无数次的试错,有时板凳要坐十年冷。创新路上,党委政府和你们一起包容“十年不鸣”、静待“一鸣惊人”。
乘势而上,风起云涌间要有破茧蝶变的果敢。企业发展“道阻且长”,紧要之处往往只有几步。当前制造业正处在这样一个关口,正发生一场数字化革命,更是一场价值链革命。这场革命中,产业模式再造,商业模式演变,创新模式重构,带来了价值链的颠覆性重塑,为我们实质性走出制造业“微笑曲线”底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在常州,工业+互联网、工业+大数据、工业+智能化已经产生了一连串奇妙的“化学反应”。智云天工的“超级虚拟工厂”项目,自动调配上云企业的“剩余产能”,实现了“共享生产”;微亿智造运用“5G+AI”为精研科技打造了智能质检平台,效率比人工检测提高10倍以上;五洋纺机打造了全国纺机行业内首个数字化工厂。在能源互联网领域,苏文电能“一站式”用电服务行业领先,星星充电成为亚洲新能源独角兽,天合光能领航能源互联网行业,成功登陆科创板。对每一个企业来讲,智改数转已经不是想不想、要不要的“选择题”,而是稍慢一拍就很可能被淘汰的“必修课”。企业家要聚焦聚力产业数字化,加快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步伐,用好数据这个新要素新资源,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闯过数字转型关。市委、市政府将大力助推企业智改数转,对新认定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省级示范智能车间分别给予最高200万元、50万元的奖励;对全市中小微企业开展免费诊断;对纳入市智改数转项目库,且获得智能化改造提升项目贷款的制造业企业,单个项目最高贴息200万元;对利用自有资金改造投资超1000万元的企业,最高补助200万元。一切有利于推动数字化发展的理念和做法,都能在常州找到最合适的土壤,都能在常州得到最坚定的支持。
致远而行,薪火传承里要有逐梦不息的担当。百年老店、基业长青是每个企业家的梦想,企业家一个“家”字重千斤,承载的是沉甸甸的使命和担当。一个地方、一个国家,最为可贵的就是企业家精神,最重要的就是有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企业家来支撑发展。现在常州许多民营企业迎来新老交替、代际传承。一代企业家有一代企业家的责任和担当,在这里,我特别想和青年企业家说,从现在到2035的这十几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你们成长成才、掀起“青春风暴”的“黄金时代”。相比老一辈企业家,你们大多有海外留学背景,思想观念更新,思维眼界更广,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代表着常州的明天和未来。无论你是接过父辈扛的枪,还是白手起家自主创业,在最好的年华,最佳的打开方式就是向着梦想奋力登攀,身处最好的时代,最大的珍惜就是为时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保持好奇心、敬畏心、敏锐性、求知欲,用奋斗致敬终将值得的青春,用奋斗打磨美好未来的模样,遇见和成就一个更美好的自己,以人生出彩、企业发展演绎城市精彩。
企业家朋友们、同志们,重振产业雄风的发令枪已经打响。广大企业家在市场竞争中承压负重、流汗出力,党委、政府必须当好最强后盾、最佳拍档,政企同心携手、一起向未来!做到为企服务“零距离”,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对企业家厚爱三分、服务满分,当好“店小二”“急郎中”,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持续解决企业的难点痛点堵点,打造全国营商环境最优城市,让大家创新无惧、创业无忧、创造无憾。政策落实“零时差”。去年出台的创新政策和今年出台的产业政策,都是我们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把最好的资源要素配置到最需要的领域、最有前景的产业、最有效率的企业。各地各部门要按照第一时间、顶格优惠原则,借力智慧经办系统,推动各项政策直达快享、及早发力,以“真金白银”助推全市企业专注前行、再攀新高。损害企业利益“零容忍”。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做到有交集不能有交换、有交往不能有交易,对于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加大督查问责力度、依规依法严肃处理,让每个企业感受到公平正义。